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星空体育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分类>>

文脉里的江南⑮奔流千年运河文化生生不息

2024-07-18 18:22:53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文脉里的江南⑮奔流千年运河文化生生不息江苏,是大运河的生长原点,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。碧波荡漾,悠悠流淌,运河水滋养出沿岸绚烂的文明之花。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,从古而来,奔涌向未来,大运河正在江苏流淌新的诗篇。

  夏风吹拂,远眺运河,两岸草木葱茏,货船往来如梭。因“运”而生,应“运”而兴,京杭运河江苏段是全线通航条件最好、船舶通过量最大、社会经济效益发挥最为显著的区段。

  水路运输作为传统运输方式,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“水运的能耗成本、设施建设及维护成本都远低于陆运,运载量也高于陆运。”江南大学教授、吴文化江南文化研究专家庄若江举例说,“拿沪宁线来说,运河的运力是铁路的6倍、公路的4倍。古代运河航道的繁荣是在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情况下造就的。如今,铁路公路发达,运河运输依然经久不衰,并持续给经济带来动能。”

  良好的生态是文明延续的坚实基础。为实现运河“水畅、河清、岸洁、景美”的治理目标,今年3月,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交通运输厅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9个部门共同印发了《江苏省“无废运河”建设工作指导方案(2024-2025年)》。《方案》重点聚焦绿色航运、污染治理、生态修复等方面,全力推动大运河江苏段生态环境保护修复,引领千年运河焕新。

  徐州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,曾经因长期大规模、高强度的矿山开采,给城市和京杭运河沿线生态带来诸多环境问题。从“一城煤灰半城土”到“一城青山半城湖”,徐州近年构建了以无废理念为中心的生态修复政策体系,建立了采煤塌陷地、采石宕口生态修复两项技术标准,形成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多元发展模式。

  近年来,苏州加快项目推进,聚焦运河文旅,持续丰富“无废运河”内涵,“去运河边走走”成了苏州人热门的休闲方式。运河健身步道浒墅关段,是一条集文化特色与休闲、观光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颜值生态绿廊。附近居民施途说:“能在家门口的运河边散步、运动,不用特地去公园或者体育场,风光和空气还要更加宜人,我觉得用现在的流行词来说,这就是在释放‘多巴胺’。”

  去年9月,第五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举办,无废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办会全过程。使用废旧的瓦楞纸材料建造的“运河生活节”场馆,传播无废理念,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拍照打卡。

  舳舻千里,渔火延绵,大运河流淌千年,与中华文明同频共振。近日,“申遗成功十周年大运河江苏段重要考古成果”发布,江苏3项成果入选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,在建城、兴业、文化等方面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。

  城,伴河而生,因河而兴。溧阳古县城遗址从东汉建安年间建县,到隋唐交接之际正式被废止。城内水网密布,交通发达,源自西南岗丘的茶亭河流经遗址南侧,沟通了溧戴河、胥溪和丹金溧漕河,串联了河道密布的江南水网系统。考古发现,官署、手工业作坊、路网、城门、壕沟、码头、河道等遗迹一应俱全,城外西北部的礼制祭祀遗址更是绝无仅有。

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、淮安市博物馆、宜兴市博物馆……江苏今年新增的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,有多家位于运河畔。5月,“运载千秋——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”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幕,来自大运河沿线余件(套)最新考古出土文物集中亮相。“展厅文物墙中暗藏玄机,观众可以在10处精心设置的解读点领略木岸狭河、河道总督署和‘一粒粟’的故事等。同时,我们上线了‘助力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’小程序,与展厅外墙的显示屏相互呼应。”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典藏征集部工作人员、展览内容策划人田帅说。

  运河流光溢彩,非遗历久弥新。日前,省文旅厅会同省工信厅联合公布第一批江苏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,纺染织绣、服饰制作、编织扎制等13类71项传统工艺类别上榜。其中,南京云锦、南通蓝印花布、惠山泥人等众多非遗,都蕴藏着运河基因。

  今年6月举办的中国老字号博览会上,赵氏二胡以一曲悠扬的旋律,吸引了众多观众欣赏、拍摄。赵氏二胡来自运河畔的丹阳,此次也入选了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。该项目传承人赵军介绍,赵氏二胡非遗展示馆是丹阳市“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”学习实践非遗文化的主要场所、手工二胡制作技艺研学游基地,截至目前,已接待参观交流人员数千人。如今,赵氏二胡销售遍及全国乃至东南亚,年销量达2000把,总销售额超300万元。“制作一把二胡需要100多道工序,我们坚持手工制作,否则一道工序没有做到位,音色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。”赵军说。

  大运河,是水路,也是文路。习总指出:“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,是流动的文化,要统筹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。”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,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,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。

  连续举办五年的运博会,已成为传播运河文化、展示运河带来美好生活的品牌载体。去年9月底举办的第五届运博会,近12万人次现场参会,线亿人次。“丝路与运河的邂逅”主题展吸引了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家文旅企业和机构参展,众多市民游客手持笔记本、明信片等来到展区集章打卡。在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上,“水韵江南”“儒韵风尚”“京津盛景”等城市文旅风光、民俗产品让人流连忘返。

  2021年6月,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纳入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体系,标志着江苏成为全国首个大运河文化带全覆盖省份。经过三年多的建设,江苏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上应如何持续发力?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副主任赵晓锋认为:“现阶段一些文物和文化资源追求单纯的展示,缺少交流互动的设计,体验感还不够强,大运河文化的生活融入度和沿线资源的活化利用率还有待提高。”

 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,今年6月,江苏公布30个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新案例。“全省统筹构建‘1+1+6+11’规划体系”“出台全国首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性法规”“大力实施大运河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”等案例,为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、打造中华文化标识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智慧力量。

  无锡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。以茂兴面粉厂旧址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主题博物馆,以庆丰纱厂旧址为代表的综合性文化商业中心,以丝业博物馆、窑群遗址为代表的工业旅游……近年来,该市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涌现出若干发展模式。庄若江告诉江南时报记者:“苏南运河沿线是民族工业的高地,不仅无锡星空体育,苏州、常州运河沿岸也有许多近代民族工业遗存。”

  让运河沿线的工业遗存“活”在当下,苏州平望镇对旧时大运河沿岸的粮仓、旅社进行设计改造,摇身一变成为艺术空间、民宿、咖啡馆等新晋打卡地。常州正积极打造“工业遗产+博物馆”“工业遗产+文化创意”“工业遗产+旅游”“工业遗产+城市特色”等一批精品工程,推动大运河沿线工业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
  “这些工业遗存不仅印证了城市的崛起发展历程,也是百年砥砺奋进的精神图腾。”庄若江建议,可认真策划、积极筹备,进行运河文化带工业遗产申报。

  江苏,是大运河的生长原点,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。碧波荡漾,悠悠流淌,运河水滋养出沿岸绚烂的文明之花。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,从古而来,奔涌向未来,大运河正在江苏流淌新的诗篇。“全省统筹构建‘ 1 + 1 + 6 + 11 ’规划体系” “出台全国首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性法规” “大力实施大运河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”等案例,为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、打造中华文化标识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智慧力量。常州正积极打造“工业遗产+博物馆” “工业遗产+文化创意” “工业遗产+旅游” “工业遗产+城市特色”等一批精品工程,推动大运河沿线工业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江南时报记者张梓扬。

  more

  more

  more

  more

  more

  more

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举报电话 江南时报社广告刊例价

href=""

搜索